- 注册时间
- 2012-11-21
- 最后登录
- 2023-2-5
- 阅读权限
- 150
- 积分
- 54678
- 精华
- 13
- 帖子
- 1875
|
12岁那年,离“十五有志于学”还差三年呢!王阳明向老师提出一个久已萦回在胸的问题:“何谓人生第一等事?”老师不假思索地告诉他,无非是科举及第。王阳明不以为然。他觉得第一等事应当是“读书学圣贤”。成“圣贤”成了他毕生的志向,并且为之努力奋斗。这不仅在当时属石破天惊之论,即使在今天也是空谷足音啊!【阳明立志,学作圣人】
何为第一等事?第一等事无非是自己的人生最高目标,之后整个人生中会努力奋斗去达成这个目标。有些人的第一等事是高尚的追求;这会使他们境界高尚,成圣成贤。有些人第一等事是低俗的物质享受,感官刺激;这使他们成为低俗的动物,社会上的行尸走肉,毫无人生价值,终将被社会的潮流淘去。【第一等事,追求有别】
范仲淹幼年丧父,他家境贫穷,少年时便开始刻苦攻读。数年间废寝忘食,铁砚磨穿。困了就洗脸继续读,饿了就喝稀粥度日。最终范仲淹进士及第,官至参知政事——相当于今日之政治局常委、国务院常务副总理。这按照某些人的说法,第一等事大功告成矣。但是,范仲淹具有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崇高志向,坚持推动造福国家民生的“庆历新政”,不惧触怒权贵,三次被贬。贬谪期间写了彪炳千秋《岳阳楼记》, 抒发了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”的人生境界。在范仲淹这里,为了自己的第一等事—关照百姓,忠君爱国——而读书,而为官。而为官作宰则不是他的第一等事。如此之高风亮节不仅较之当时人高耸云端,成为家喻户晓的圣贤;就是千秋之下,也当高山仰止!【心有苍生,忧乐关情】
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”、“我们爱我们的民族,这是我们自信的源泉”、“我们应该把整个身心事业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,以人们的疾苦为忧,以世界的前途为念”……为中华崛起而牺牲奉献一切,这正是周恩来总理的第一等事。为了心中的第一等事,他“大江歌罢掉头东,邃密群科济世穷”。随后又负箧西游,成立了中共旅欧支部,聚集了一大批像邓小平、李富春、蔡畅等在内的革命志士,做盗火的普鲁米修斯。为了第一等大事,他领导南昌起义,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,人民军队由此诞生。此后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,他深入虎穴,浴血疆场,万里长征,折冲樽俎,鞠躬尽瘁,在社会潮流中勇往直前,在历史忽隐忽现的河流中成为浪淘不去的千古风流人物。【总理追求,中华崛起】
其实,第一代共产党人大多是当时社会的上层,按照一些为稻梁谋的人的观点,他们的第一等事——荣华富贵早就完成:朱德是滇中名将,深得孙中山推崇;贺龙是军长;叶挺铁军中外驰名;彭湃是海陆丰大土豪;周恩来已经是中外著名的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,叶剑英是黄埔军校著名的战术教官……但是,他们的第一等事志不在此,而在中华民族的复兴,在救国救民。所以,他们义无反顾投身革命,或吃尽千般人间痛苦,或者为了真理抛头颅洒热血,血沃中华,血荐轩辕!【共产党人,胸怀国家】
想想青年毛泽东吧!他把天下国家担当在自己的肩头,“天下者我们的天下,国家者我们的国家……我们不说谁说!我们不干谁干!”敢于问苍茫大地,谁主沉浮。他老人家六位亲人为了这第一等的事牺牲生命,而他自己也是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。用毛泽东思想教育出来的中国青少年,应该有拿云之志。这是崛起的中国,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心舞台的中国,赋予我们这个时代青年的光荣崇高的使命!【主席担起,天下国家】
令人忧虑的是,当今很多学生的第一等事,仅仅是为了老师给他们的成绩多高,仅仅是考上理想的高中、大学,将来好找工作。我身边一位同学,每天晚上一直熬夜至凌晨一点,早上6点就起床。每天五小时不到的睡眠,摧残了自己的智力和身体,未来何以担当家国重任?他们忘记了学习的本意——为了社会进展,为了民族复兴,为了人类的进步……而不是区区一张白纸上的红字和与之联系的小确幸的生活。港台那些殖民文化、奴化教育腐蚀了的青年有这样的境界,那是时也命也。但是,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,我们大陆的青年肩负着历史和国家的使命,必须铁肩担道义,扛起天下第一等的事情来,并为之奉献青春和热血。【现实众人,境界小器】
高尔基说过,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,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,对社会就越有益第一等事高低决定你人生定位如何,你人生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而我们需要为了自已的第一等事拼尽全力去奋斗,才能把第一等事做成功,而不仅仅是一个目标而已。【追求高远,发展才能】
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
【袁幼阶老师指导】归谱为“chanshishi”的议论方式,“chonggaolixiangde”的主题题材。这个题目不是很适合写议论文,再说整个初中阶段也是不适应写议论文的。因为学生一般没有深刻的思想,不了解论文的结构章法。你居然能写到这样子也算是差强人意的。应该就在开头提出观点:需要将第一等事定高档次一些,需要为了第一等的事情,放弃一些琐屑的事情。从全篇看,你的观点不是很明确,要集中说出来。周总理的事实论据,你就是摆了事实,没有进行议论,没有将他的事实与观点联系起来。将范仲淹的事情放在后面,应该按照古今中外的顺序排列论据。对现实中很多学生进行的批评,你用了点面结合,但是,点面几乎是重复说事。全文有一个意思比较弱,就是,“为了”的内容。在确定了第一等事要高之后,为了这个我们应该如何,还没有阐述出来。有些句子没有写清楚,语意不明,或者是打字的问题造成的。
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