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接到电台的安排,去贵州的一个贫困县采访一位叫陈芬芳的乡村支教老师。【叙事框架】 几日不停地倒换车子,终于来到这片闭塞的地方。这片土地是多么的芬芳!穿行在这条充满着泥土气息的乡间小道上,路边是尺许高的野草,晶莹的露珠跃动在这绿色的毯子上。不时微风吹过,好奇地拨开绿草,透露出朵朵嫩红浅黄。不知不觉间,暗香已潜入鼻中,牵动着我们的心。我们觉得,陈芬芳这名字,就像是给眼前这春风花草香的景象命名的。【写景象征】 在蔚蓝的天底下,远近横着几座苍山环抱的简陋的山村。逶迤来到最近的一个村口,看见一位女子向我们招手,不用说一定是陈芬芳老师了。陈芬芳老师今年刚过40岁,特别爱笑,笑起来大眼睛就会变成好看的月牙形。她的皮肤白皙,人很清瘦,举手投足间透出一种活泼开朗的感觉,与我们原来设定的山村教师的悲苦形象完全不同。我们随她走在村中,村中都是低矮的房屋,大部分为土坯。时而有小孩子追逐打闹,牛羊出没,鸡飞狗跳。我们来得早,村民大多刚吃过早饭,淡淡的炊烟还袅绕在山坳里:典型的山乡景象。跟随着陈老师,我们来到了她支教的学校。【描写山村环境】 眼前是一座矮小、陈旧、通体土砖色的建筑。布满铁锈的大门边斜靠着一个大木牌,上面用正楷写着“草山小学”四个大字,真是个朴素的名字!在吱呀声中,大门被我们推开。这座小矮楼十分破旧,为数不多的几个房间有一半没有窗户玻璃,像睁大着的惊讶的眼睛望着我们。我问陈老师这里一共有多少孩子,她说有203个。一、二、三年级在一楼上课,四、五、六年级在二楼上课。我们进入这些小小的教室,里面的灯光忽明忽暗,有40多张小木桌和40多把小椅子,这里没有讲台,只有一块小小的黑板,是木板涂黑漆做的。【描写环境】 我不禁问她:“这么多小孩子,总共大约50平米的地方,再加上你,能上课吗?”“能啊,孩子们都很乖的,不乱动,挤挤能凑合。”我指了指那些墙上没有玻璃的窗户,“这下雨天怎么办?冬天怎么办?孩子们会感冒的!”她苦涩地笑了,说:“下雨天、冬天,孩子们会从家里带来塑料布蒙上。学校没多少经费,能走一步算一步吧。没名没利的,谁会往这个穷山沟捐钱投资啊!”我们沉默了。【艰辛的工作】 我忽然问道:“陈老师,你是什么时候来这儿支教的?”“快20个年头了,大学刚毕业,就22岁吧,我听说这个地方没有老师,孩子们上不了学,怪可怜的,当时就怀着一颗怜悯的心,就来帮忙。原来打算帮一阵子就回去的;可是来到这儿,看到这个样子,发现这儿乡亲要多纯朴就有多纯朴,孩子们很天真可爱,渴求知识,渴望外面的世界,于是,我来了就没走了。”“那您没有想过这儿太苦,要离开呢?”我追问道。“有啊,肯定有。这里几乎与外界隔绝,交通靠自行车和两条腿,工资也很少。我男友就是受不了这些才忍痛和我分手走了的。每当我想离开这儿,看看墙上孩子们和我的合影,笑容是那么灿烂可爱,我的心就动摇了,我狠不下心,放弃不了他们,我不可能看着他们永远走不出大山的无助的眼神而离开。”她笑了,眼里闪着泪花,她的眼神一直没有离开照片……。【袒露心迹】 因为没有名和利,没有人愿意捐点钱投资给这个学校;可是,一个青春少女,却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和城里舒适优裕的生活,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这个小山村,给了这些孩子们,这是怎样迥异的人生境界啊。如果是我们,能够坚持下来吗? 【对比议论】 我们眼圈通红,沉默下来。“老师!”这时,一个六、七岁的小女孩一路小跑,径直扑进陈芬芳老师的怀里。“呀,是欣欣啊!”陈老师笑着,轻轻地抚摸着小女孩的头发,凑向她耳边,说:“欣欣,乖,老师在接待客人呢,等会儿再陪你,好吗?”欣欣盯着老师的脸,重重地点点头,懂事地走开了。老师转过头,对我们说:“她叫欣欣,从小就没娘,父亲也出去打工了,平时乡亲们照顾她,我也经常带着她。在她眼里,我就是她妈妈吧。”说完,她慈爱地望着欣欣蹦蹦跳跳的背影,轻叹了一口气说:我已经认了三个女儿,我自己的女儿还在外婆那儿天天掰着指头算我回去的天数呢。【奉献牺牲】 我们都潸然泪下。我忽然想起了什么,赶紧拉开包,取出仅有的500块钱,塞在陈老师手里,其他同事也纷纷翻包倒兜的,恨不得留下一切。我知道,大家的心情跟我一样,想以此来表达一份真诚的敬意,减轻一下内心的深深愧疚。她的脸顿时红了,焦急地说:“这怎么行,这钱我不能要!”说罢就送回来。我按住她的手,说:“陈老师,您是个好老师,真的辛苦您啦!但这是给孩子们的,您一定要收下。”她咬着嘴唇犹豫了很久,手终于缩了回去,我们都松了一口气:为了孩子,她才会心安一些吧。其实,不安的是我们啊!【精神感人】 在她对她的那些走出大山的孩子们如数家珍的讲述中,半天时间很快过去了,我们也该回去了。走出学校门,只见一群乡亲聚集在校门口,见了我们,纷纷上前问询:“你们是来调走陈老师的吗?可不能啊!”当明白了我们的来意,又争先恐后的述说起陈老师的种种好来。一位大娘还撩起衣襟擦着扑簌簌滚出来的泪水。【融入乡民】 重新走在乡间小路上,微风轻抚,泥土芬芳,花香沁鼻。我们想着陈老师,一个普通的乡村支教老师,来自大城市,在青春年华时放弃了许多少女的梦想,选择留在这儿。在这儿,她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老师,给那些那些渴望走出大山的孩子插上金色的翅膀。【阐发意义】 陈芬芳老师,用自己的青春和大善大爱,化作春风春雨,在这片大山中留下了沁人心脾的芬芳!【总结点题】 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 【袁幼阶老师指导】归谱为“md”主题题材,“kouwenshhuoshi式”的构思。陈老师的生活选择确实不同寻常,在多方面表现了她的生活状况之后,采访她为什么如此选择。她的回答表现了善良和爱心。作者还用了直接描写生活之外,还又对比手法,议论评价的方法,侧面衬托的方法,写她精神的感人。景物描写也有了象征的作用。比较合谱。要有意识地把景物描写与人物精神主动联系起来,要删除一些既不是必要情节,也不是主题情节的材料。对陈老师的问话,要侧重在品德精神上。要强化陈老师的奉献牺牲精神,设计更多这方面的题材。要注意将概括的语句,要化为形象的句子和细节情节场面。 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≡
|